這次會想看台劇的誘因,是聽說賈靜雯演一名新聞台主管,這個設定怎麼能錯過呢XD
其實我會看這齣劇是有私心的,因為曾做過媒體相關的工作,所以對探討媒體的台劇很感興趣,後來才知道也包含無差別殺人、思覺失調症等議題,範圍之廣,讓人在還沒看之前,恐怕會出現「野心太大了吧?」、「會不會每個議題都談得不深呢?」等疑慮,但我認為編劇卻將每個議題拿捏得很好,不僅處理得夠深,也留下很多空間讓人思考,重點是掘出了議題的另一面,讓人跳脫民粹式的思考(我看這齣劇前也都這樣想....就是一定要死刑啦等想法)
無差別殺人事件,社會上通常較關心被害者家屬,就算知道加害者相關故事,也多是一味責罵,但與惡卻把很多篇幅放在加害者的故事上,也就是李大芝/李曉文(陳妤飾)一家,這家人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,也許和多數人一樣,就是她的媽媽(謝瓊煖飾),推著肉粽邊心痛吶喊「全世界沒有一個媽媽會花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!」聽完她的一番話,我才頓悟到加害者家屬也是很絕望的。以鄭捷案來說,很多人會責怪他的爸媽教不好,或是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愛,雖然我們不知道他的爸媽是怎麼想,但透過謝瓊煖的精湛演繹,能想像到他們也是很悲痛的;而我覺得這種心境不該與被害者家屬相比,因為傷痛並不該被比較,不能說被害者家屬很痛,加害者家屬就不痛。
李大芝媽媽和爸爸躲藏起來,沒臉面對社會;李大芝改頭換面,到夢想中的職場重新開始,卻從新聞工作者的角色反變成當事人,被這把殘酷的利刃狠狠傷害;王赦(吳慷仁飾)為了加害者的人權奔走,卻在工作與家庭中失衡;看見這些面向,讓原本支持死刑的我開始多了些問號....而若加上思覺失調症,這些疑惑就更難解了。
這要從應思悅這個角色說起,她應該是全劇我最喜歡的角色了吧,看到第二集,就覺得曾沛慈的演技讓我驚艷!演員等等再說,一開始應思悅的出場,開朗的關懷李大芝,讓人感覺到這個角色的溫度,接著她的弟弟應思聰(林哲熹飾)出現,古怪的個性讓人有點在意...後來就發生幼稚園事件,確診應思聰罹患思覺失調症。這樣的鋪陳和李曉明殺人事件是相反的,先看見應思聰的家人、他的生活環境、知道他的遭遇,才看見接下來發生的事,讓人對應思聰這個角色多了些理解。
應思聰從病發、吃藥控制、回歸生活中拒絕吃藥,最後嚴重發作闖進宋喬平(林予晞飾)的辦公室,嘶吼「為什麼是我?」一連串事件讓人心疼,但我更心疼的是應思悅,心裡承受多大的壓力啊,還要照顧自己的事業、未婚夫、爸爸,最後兩集中應思悅邊做運動,邊告訴自己「可以的、沒事的」真的教人心疼,這應該就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家屬的心境吧!還有應思悅曾說,如果弟弟得的是癌症,會不會比較好,也讓人非常感慨。最但痛快的是,幸好她看清阿凱的真面目了!幸好結婚前就看清楚!(怒
說說演員的部分,我真的很喜歡曾沛慈和林哲熹在這齣戲的表現!曾沛慈演得太自然了,沒有很多偶像劇中的尷尬感,把日常的台詞詮釋得很好,在開朗歡笑、悲憤痛哭的部分都發揮得很剛好,讓我太驚艷了!林哲熹也讓人佩服,真的很像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樣子,真的該拿金鐘啊!實力派演員謝瓊煖就不用說了,讓我噴了好多淚QQ 然後終於一睹賈靜雯飆戲的快感,劇中她得知李大芝是李曉明妹妹,側眼瞪她的一目讓我嚇得起雞皮疙瘩!覺得這齣戲的演員和劇本太搭了!
整體來說我是喜歡這部戲的,要雞蛋裡挑骨頭,大概就是結局了,每個人都有好結局...首先應思聰成了畫家,展開新生活,這部分我覺得非常美好,但也相當難,現實生活中思覺失調症患者應該很難找到出口?也幸好應思聰有很支持他的家人。加害者與被害者家屬部分,李大芝爸媽和被害者家屬間的關係似乎好很多,讓人感動卻也不敢置信....這樣的事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機率有多大呢?最後我一定要吐槽的,就是新聞台如果都改播「正經」、國際化的新聞,收視率並不會持平好嗎!!這裡一定要抗議啦,改變內容不是那麼簡單的....
雖然不是很喜歡結局,畢竟這是寫實劇,但結局帶來了光明,或許是現實社會中人們需要的,我們期望看見加害者與被害者都釋懷一點,期望看到新聞環境改變....人要有希望才能活下去啊!
圖片來源: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臉書、Instagram
----------
其實最近因為一些改變,我能看劇、看書的時間變少了,所以本來想看公視接檔的器官移植戲劇,可能也不追了...但我希望還能保持初衷、與自己的約定,一個月紀錄一篇心得,如果來不及看新劇,就回顧沒寫過的吧!哈哈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