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

【劇場】心靈充電!《冥王星》&《七種靜默:忿怒》

我終於又燃起火花來寫劇場的心得!一直持續在看戲,但今年卻沒有被戲打到,沒有真正過癮的感覺,甚至上週看了《芝加哥》也有點失望而歸,一直到昨天看了「藝穗十年」的榮耀再現,特別是《七種靜默:忿怒》,才覺得重燃劇場魂!

藝穗節已經邁入十年,我只看過去年一齣,今年更只有看榮耀再現的兩齣戲,因為預算實在不足,且買藝穗節的表演更是要一些運氣。昨天看的「藝穗十年」,一票兩戲,是邀請去年獲得「永真明日之星」的作品《冥王星》,和第一屆明日之星作品《七種靜默:忿怒》,議題都相當沉重,但讓人看得爽快。


老實說昨天看戲前,沒抱著任何期待,既沒有查看相關演員,也對這兩個劇團不太熟悉。聽過「窮劇場」,也一直很想看他們的戲,卻沒抱著太高的期盼,不過就想多認識一些劇團。到了華山烏梅劇院,拿到節目單之後,才發現演員「林書函」的名字非常熟悉,原來是同黨劇團讀劇演出《深夜小狗神祕練習題》的男主角,當時就十分喜歡他的演出。

《冥王星》只有一男一女演員,一開始以為是靈魂互換的戲碼,後來卻發現是兩人想靈魂交換,成為對方的性別,相當有趣。兩人演的是小屁孩,相約在廢墟自殺,自殺前要先完成三件事,哭、跳舞、親親,過程中揭露角色的故事和傷口。

對我來說,自殺前三件事的意義不大,就是在拉長故事,這之後兩人的故事才漸漸浮出全貌。最後,林美靜帶的安眠藥不夠,於是就先悶死林士豪再自殺,想不到殺死士豪之後,自己卻怎麼樣也無法將安眠藥吞下。

最後了結生命的部分是全劇高潮,也是演員情感爆發的時刻,兩個新生代演員演繹得很精彩,我特別喜歡女演員悶死對方後,吞下藥卻反嘔的地方,情感澎湃、演技逼真。整個劇本架構完整,我也很喜歡最後的安排,明明是美靜想死,卻死不了,反而終結了林士豪,最後嘶吼「下輩子會更好吧」更是令人心痛。

雖然為因應青少年用語,台詞中大量出現「廢話」、「快一點」、「可是我會怕」等台詞,是很貼近青少年言語的,但我認為當他搬上舞台,可以為舒緩觀眾聽覺負擔而減少,否則前半段聽下來,耳朵真的好累,也因此有點出戲...

很開心又偶然看到林書函的戲,希望之後繼續看到他的作品!

前半段少年致命的煩惱結束後,下半場則是更群體式的陰暗作品,講述香港下層社會的不得已,無法翻身的絕望,「窮劇場」改編自黃碧雲小說的作品《七種靜默:忿怒》,各方面都非常強大,是國際級的作品,以一棟香港公屋作為背景,講述七個下層人物的故事。

演出前,劇場撥放粵語的環境音效,加上後方觀眾也有人在說粵語,對聽不懂的我來說是一樣的感受,根本是「環繞音效」。跟上一齣戲一樣,這齣一樣只有一男一女演員,仔細一看,男演員高俊耀非常眼熟,原來之前看過他演出的《暴雨將至》。一開始是狗的登場,維妙維肖,現在想起則有種以「狗」當作電影開端的感覺,而「狗」在這齣戲也有著意象,戲中人和狗的轉換模糊曖昧,好像在說底層人物就像條狗,死在大樓裡也無人在意,夢中狗的屍體甚至不會發出臭味,安安靜靜的消失在世界上。

兩個演員出場,我就被炯炯的眼神嚇呆了,加上第一次轉場的燈光音效,心中發出「Bingo!」的音效。第一開始女演員鄭尹真以「九月」的角色敘事,簡述他的夢境,其中他向下走,卻發現自己向上走,這裡的設定我十分喜歡(好像還沒想出是甚麼原因),向上走又能走到哪呢?似乎暗示了底層人物絕望的命運,就算向上爬,也爬不到哪去。

之後鄭尹真轉換成妓女「瑪莉」的角色,聲音、口吻、體態完全大轉變,相當厲害!這個角色只有一腳穿著紅色高跟鞋,另一腳懸空踩著,我解讀,這象徵從鞋子的不完整延伸到人生,卻還是得裝模作樣的活著。瑪莉是九月媽媽的朋友,因為九月的求救,瑪莉將他帶出媽媽那邊,交給昔日情人照顧。這個昔日情人也不過是個撿破爛的,不比垃圾阿姨強,還趁瑪莉來的時候順機強暴。

原來九月在「家」(其實就是公寓房間)都會被媽媽的男友猥褻,因此便逃了出來。最後瑪莉的昔日情人放火燒了房間,叫九月快逃出去,自己應該就死在裡面。鏡頭往樓下轉換,是垃圾婆在撿垃圾,很喜歡鄭尹真這段表演,垃圾婆演得太逼真了!碎碎唸啊、肢體啊,都像一個怨天尤人的撿垃圾阿姨,和前面少年九月、瑪莉阿姨的表演截然不同,表演得應該很過癮吧?

我也很喜歡高俊耀演的小偷「七隻手」,這段故事更是令人鼻酸。他先幫鄭尹真(此時她的角色未知)穿上衣服、戴上帽子,背起軟趴趴的她,丟在一旁,開始說自己的故事。最後才揭曉真相,原來鄭尹真的角色是他以前的「工作」夥伴,卻不再偷竊,跑去當臨演、替身,最後摔下樓死了。

來到結尾,瑪莉多年後在車上遇到九月,她說九月和「時下年輕人沒什麼不同」,這句話相當有趣,一方面可以解釋為九月似乎成為一般人,一方面有可解釋那個社會中所有年輕人都背著和九月一樣的苦痛。九月臉上刺龍刺鳳,瑪莉問,痛嗎?九月卻回答,痛的是當年的事。

非常喜歡結局和各種意象,這齣戲在空間、燈光、音效各方面都相當優秀,更別提演技爐火純青的兩個演員。簡單幾個白色Cube,透過演員和劇本、空間的配置,一棟空屋就在腦中建構起來,好像在看一部香港電影。每個角色都立體分明,演員在轉換之間非常精彩,讓人大呼過癮,已經成為兩人的粉絲!

當然,看完之後心情是沉重的,這齣戲有貧窮、絕望、性、死亡,絕對不是齣讓人舒服享受的戲,甚至看演出中我手臂還被蚊子狂咬,除了心理,連肉體都受到煎熬XD
如此精彩的同時,又讓人省思社會階級、命運、制度等等元素,不管是文本或是表演上都太出色,看完之後,不禁大呼,這不是藝穗節吧?

原來這是第一屆藝穗節的作品,不敢相信兩人在學生時就做出如此精彩的作品,當然應該經過很多修改調整。過了十年,這齣戲已到亞洲許多地方巡演,兩個深厚功力的演員更是噗漏級的人物,實在很開心今年沒錯過重演啊!也對窮劇場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,希望之後還有機會看《懶惰》、《饕餮》等劇目。

心靈都被充飽了,下次看的戲劇是《最美的一天》和《舊情綿綿》,是音樂劇九月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