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

【電影】給追夢者《La La Land》

基於我太討厭中文譯名《樂來越愛你》,標題就寫原文名稱。而且片名根本沒符合劇情好嗎QQ

La La Land名稱來自洛杉磯的小名,也是幻想島嶼的意思。批踢踢上有人戲稱劇名應該翻成《拉拉鍊》,覺得非常適合XD
一開始是衝著雷恩高斯林想去看,從《破綻》和《手札情緣》開始很喜歡他,後來朋友非常推薦,在上映第一天就跑去看了。




一如往常不做事前功課的我,在第一首歌開始後,才意識到這是一部歌舞片

第一首"Another Day of Sun"看起來像一鏡到底,其實拍了三天,利用高超的剪輯技術,讓它看起來像一鏡到底。


這首塞車之歌(?)非常歡樂,盛大的場面與舞蹈,讓人不禁對美國音樂劇表演形式咋舌
雖然美國音樂劇強大眾所皆知,但每看一次就會感慨一次~~~

接下來是頗長的"Someone in the Crowd",非常有美式風味



帶完Mia的故事,接下來是自視甚高的Sebastian,熱愛爵士的他,討厭在餐廳彈制式的曲目,但為了五斗米,還是忍耐彈一下
馬上受不了,彈了這首"Mia & Sebastian's Theme"

 

好喜歡這支曲子!
有點憂鬱的抒情曲風,到中段彭湃的音階,貫穿全劇
而且彈奏的Ryan Gosling真的豪帥~~
但不知道為什麼,水管上好像比較多City of Stars的影片

雖然說這兩人相愛的有點突然,"A Lovely Night"雖然可愛,
也秀了一小段踢踏舞,但好像沒強烈到讓我覺得兩人墜入愛河

 

也許是Ryan和Emma兩個人的舞蹈和歌喉不比專業音樂劇演員
當然這個標準太嚴苛了,兩個人演繹歌舞片已非常流暢,不能拿以前經典的歌舞片來比較
況且我也認為這不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歌舞片,因為中段的歌舞明顯不足
我覺得比較多是向歌舞片致敬

真正重要且打動我的,是拉拉鍊講「夢想」的方式

這就要cue出這首歌,"Audition(The Fools Who Dream)"



Mia在近乎放棄後的一次面試,透過長鏡頭與live演唱,顫抖質樸的嗓音與飽滿的情感,還有現在追夢傻子的歌詞,坐在電影院的椅子上,好像Emma Stone獨自對我唱,有種被寬慰的感覺



Here's to the ones who dream
Foolish, as they may seem
Here's to the hearts that ache
Here's to the mess we make

這是一部給追夢者的戲
Mia一直在面試,希望可以踏上舞台
Sebastian則堅持著自己的理想,想實現最純的爵士

中間幾個劇情橋段我覺得很有趣
Mia原本有個男朋友,但遇見Sebastian之後,她發現男友的應酬交際讓她受不了,熱血追求夢想的Sebastian才讓她著迷

但Sebastian在與Mia交往之後,為了有份穩定的收入,拋棄原本的堅持,加入John Legend組的樂團,彈奏自己不喜歡的音樂

這是愛情與夢想的矛盾,但在Mia演完獨角戲,崩潰之後,卻又是Sebastian支持她把握機會


故事到這裡,我心想,差不多是好萊塢式美好大結局登場了吧?

殊不知!殊不知!

太震驚但不重要所以只說兩次

兩個人最後竟然沒在一起呀~~~~~
五年之後,令人開心的是,兩個人的夢想都實現了
Mia變成大明星,Seb開了一間爵士樂酒館,果然講夢想的片,最後一定得實現夢想,不然現實中的追夢者會多心痛~~~~~
但兩人沒有「越來越愛你」啊,反而分開惹

也許因為分離(Mia去法國拍片),也許因為爭吵,也許因為追求夢想的路上步伐不一樣(Seb在吵架時和Mia說,你比較喜歡我窩囊的樣子吧?不喜歡看到我成功吧?)
可惜的,兩個人沒有一起走到最後

最後一段歌舞好好看,鏡頭來到那間餐廳,Seb一樣脫序彈奏了那首曲子,一樣被老闆炒魷魚,但是兩人錯身時,他沒有狠狠撞上Mia,而是深情擁吻

歌舞中,兩個人支持彼此到最後,一起來到小酒館(這是否暗示,另一個結局中Seb沒有實現夢想呢?),聽著別人彈奏曲子

這樣結尾的處理方式,讓我想起《贖罪》的結局,但和拉拉鍊是相反的手法

有點滿足、卻有點悲傷,我覺得是la la land結局很厲害的地方!

導演好像想說,這是個夢想的故事,於是,夢想實現了,但愛情?哼,可沒那麼簡單
(導演是《進擊的鼓手》,前途一片燦爛的導演)

嗚嗚嗚,擦乾眼淚,還是必須說,很喜歡這部電影的音樂,旋律在腦中好久都揮散不去,輕快陽光,也深情悲傷;敘事方式富流動性,傳遞的思想價值很動人,是好看的電影~~~

最後用"City of Stars"結尾吧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