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

【劇場】2017上半年劇場盤點

有鑑於今年我只寫了一篇劇場心得,也就是鐘樓怪人,但看台灣戲劇都沒辦法完成打成一篇,有些是不太喜歡,有些是感覺複雜,不知如何記錄,也不想再重新反芻。

再加上7月好少文章啊哈哈哈,還是要破1,所以就來記錄一下上半年看過的戲劇,這篇是「劇場」的紀錄哦~

今年截至7月,我看了9部劇場作品,本來想要更克制的,畢竟看戲不便宜,但還是被催眠似的買票了~ 有資深觀眾看得更多,我只是單純紀錄而已啊!


1. 音樂劇《鐘樓怪人》 2月
今年看的第一齣是法文音樂劇《鐘樓怪人》,是第二齣我現場看的外國大型音樂劇,歌曲真的好好聽,心得之前寫過,就不再贅述了~

2. 台南人劇團《夜鶯之戀》 3月
這齣舞台劇是台南人劇團今年春天戲水的作品之一,在這之前,我只看過他們的《安平小鎮》,加上朋友對他們其他作品讚譽有佳,讓我期待很高~ 但是...這齣真是讓我跌破眼鏡,首先,演員不帶麥是個重大錯誤,本來想作為亮點,可能考量到音量還是不夠,竟在舞台旁邊設立幾個麥克風,導致演員背對麥克風時,完全聽不到他們在說甚麼。

除了技術上的錯誤設定,劇情也令人汗顏,好幾個令人尷尬的台詞或劇情鋪陳,都讓我皺起眉頭,詳細的點已經忘記,但就是很不喜歡劇情轉折和某些呈現方式。對了,這齣戲是以希臘悲劇為基底,但想說的東西太多,太雜亂,感覺不到想傳達的核心價值。另外,朋友說另一齣《海海人生》也令人不敢恭維,真不知道今年春天戲水怎麼了...

3. 莎士比亞與妹妹們《離開與重返》 3月
這齣是臨時決定要看的,因為想看看大名鼎鼎的莎妹劇團,結果呢....感覺也是十分複雜,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淺了無法感受~

這齣由徐堰鈴編導,之前看過她演的《星光劇院》,相當喜歡她的演技,因此想看看她編導的作品(奇怪的邏輯?)。這齣戲談到客家族群、女性、土地等等情感上的連結,但對我來說也還是太多了,每個都蜻蜓點水,隔靴搔癢的感覺,有些橋段很感人、引人深省沒錯,像是我很喜歡謝瓊煖突然被導演要求獵山豬那段,很搞笑,雖然後面她大哭時台詞有點煽情~還有之後她和李劭婕的角色對話,雖然忘記劇情細節,但還是讓我印象深刻

但有些橋段卻又突兀,像是最後其中一個角色的媽媽過世,有個記者闖入他家無禮的訪問,雖然大概了解這段要呈現媒體的唐突和聳動,但還是很不能接受,太莫名的插入了

哦哦讓我想起還有一個討厭的元素.....狗!為何最後要衝入一隻狗,真是令人難以理解!!!

4. 創作社《少年金釵男孟母》 4月
發現這齣我有寫心得耶,那就請見連結

5. 動見体《想像的孩子》5月
這是我看的第二齣動見体戲劇,第一部是符宏征導的《暴雨將至》,但想像的孩子由王靖惇編導。雖然整體來說是不錯的作品,但我覺得劇本還是有許多不完滿的地方,讓人有點在意。像是朋友也覺得,不了解為何「想像的孩子」要具象化,當他是單一外表的個體時,就沒辦法符合每個角色「想像的孩子」,而且這個孩子面對每個爸媽,說話的態度、動作等都是相同的,有點可惜。聽說第一版想像的孩子是隱形的,只有聲音演繹,真想看看原始的版本。

劇中角色對於「血緣」相當在意,是因為華人「血濃於水」的想法?也許血緣的連結真的深刻,才會如此想擁有吧。因此,劇中角色想出了「孫子」的方法,就可以擁有所有人的血緣,雖然很扯,但我覺得滿有趣的,哈

但我覺得後面同志情侶和單身女的心境轉變太快,沒有鋪陳,讓結局收得有些倉促。另外,可能因為目前我沒想要小孩,所以對角色很難有共鳴,畢竟劇中角色想要孩子的渴望都超大。但總結來說,這還是非常有趣的劇本和表演!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結束後的演員問答,有人問梁正群怎麼克服和年紀稍長的姚坤君對戲,真是超尷尬的耶!太沒禮貌的小孩了

6. 同黨劇團《平常心》5月
去年看過了兩齣同黨的讀劇小品後,就很想看他們完整的戲劇作品。大學的時候,平常心有到課堂上做宣傳,這次又加演,便早早買了票~

其實這也算是不錯的作品,是美國同性戀得愛滋的議題,一開始愛滋在同性戀圈流傳,但不被政府重視,因此主角奈德便在同志的組織發起自助活動,並呼籲希望同志們禁止性行為。但因為奈德火爆的個性和極端的訴求,讓夥伴都吃不消,後來甚至惹毛市政府秘書(嗎?有點忘了)

最後奈德的男友去世,疑似是被自己傳染,但奈德卻沒事,後面他男友過世的場景令人鼻酸。這部戲劇談到了社會運動、同志、疾病、政府、情慾流動等議題,結合得很好,但就是奈德真的太吵了,讓人有點受不了。但看其他評論,都說演員林子恆演得很好,沒有之前的吵(?)

7. 師大表藝所《山海經傳》 6月
早在之前首演時,我就很想看這個作品,但一直到這次學生版本才有機會看。雖然在小禮堂演出真的很不適合,舞台小、觀眾席也不是設計來看戲的,因此有點被侷限住,但還是很喜歡這部作品~

改編自高行健的作品,以中國文化中神話為底,雖然不是非常懂整個故事脈絡(XD),但每一小段故事都很好懂,歌曲也非常好聽。雖然幾位演員因為底蘊不夠,所以唱得不太好,但整體來說還是瑕不掩玉啦~ 很喜歡飾演一個老人角色(完了忘記名字)的演員,雖然演員還很年輕,但裝老音非常像,是看戲以來裝老最像的吧!歌聲也很有實力~也喜歡蚩尤的段落,聲音非常好聽~ 可惜當初沒去看首演版,不然應該舞台應該很盛大壯觀!

8. 天作之合《MRT 2》 6月
是的,我上了這班捷運。
雖然身邊看過的朋友,和許多評論都勸退,但因為和朋友早已有票券,決定去「一探究竟」。第一次做了心理準備去看戲,哈哈

但儘管已經做心理準備,還是超乎我的想像!上下半場是分開的故事,先不論下半場多悲劇,上半場也只是勉強而已。雖然我很喜歡李劭婕的表演,但我覺得她的歌聲還不足以做音樂劇女主角,特別在高華麗旁邊,更顯薄弱。另外,高華麗的歌聲和表演真的好棒啊!雖然之前已經在《渭水春風》看過他演出,也在《利維坦2.0》聽過他的歌聲,但MRT一開始我竟然認不出他耶!(是你的問題吧XD) 讓我驚艷了一下~~

下半場劇情不想多說,就是鬧,剛好我的地雷就是鬧劇嗚嗚嗚
可惜了周定緯的歌聲,既然表演普普(?),就多唱一點嘛~ 但solo那首還是相當感人。看完MRT很有感,天作之合的戲劇我只看過《天堂邊緣》和《寂寞瑪奇朵》,雖然不能說令人驚豔,但還是算不錯的作品,對他們的戲劇是有所期待的。但以MRT來看,天作之合似乎在長是迎合更大眾的口味,雖然原本音樂劇就是大眾導向,但下半場的笑點和鬧劇,根本就和其他市場導向的劇團一樣。

不是說這樣不好,只是實在不是我的口味,如果之後都是這樣的類型,也只能跟他們說掰了。

9. 太陽馬戲團《阿凡達前傳》 7月
第一次看特技,第一次看太陽馬戲團,非常期待!這次結合阿凡達故事,老實說,看完之後有些小失望。燈光和投影非常出色,投影背景是這次的亮點吧!相較之下,故事和特技較薄弱,不是批評他們的特技呀,只是比我想像中的少,都是那幾種在重複。朋友看過三四次太陽馬戲團,認為這次的特技真的少很多。

我想,應該是被劇情侷限住了,雖然阿凡達是個噱頭,但也因為要走劇情,特技需要配合,所以才會較不多變吧?而劇情也很普通,有收集七龍珠的概念,就是集滿幾個寶物,可以保護部落的樹。因為全程只有英文旁白,他的口音也不是台灣人習慣的美式口音(只是實話說,因為不是美式所以我聽不懂我94弱lol),應該不是英文母語者,加上又要看特技,根本沒辦法消化旁白,導致根本看不懂故事,後來索性放棄,就不想看懂了哈哈哈哈

然後這次還有互動APP,雖然新穎,技術也滿酷的,但實在很多餘~~安裝這個APP後,它會在需要互動的時候發亮提醒,老實說非常干擾,也很不必要

以上就是7月為止的劇場體驗,下半年也手滑買了些票,克制中.....

這段時間因為新工作開始,有點沒力氣記錄心得,韓劇三流之路卡在一半,最近在消耗Running Man,加減笑一下。倒是前陣子看了西班牙電影《佈局》,氣氛對味滿好看的,但那麼久沒記錄心得,應該都忘光了哈哈哈哈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