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

【小說】閱讀與音樂的醍醐味《蜜蜂與遠雷》

好久沒寫小說心得了,這可能是我看最多書的一個月了,因為在圖書館借了預約書,兩個禮拜就要還,拖到最後只好拿出飆書的功力,寶刀未老XD 前陣子看了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,嚴格來說是第一次看韓國小說,然後自己買了《墜入星星前的九十分鐘》,被割頁的噱頭騙了XD (其實內容還可以啦) 最後是最厚的《蜜蜂與遠雷》

這本書在台灣出版時宣傳得很兇,我差點就入手,不過最近一直克制買書的慾望,選擇到圖書館借。終於預約到這本書,和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,不過還算值得一讀。




高中時看過《交響情人夢》,後來看了《Page Turner》,對這種以古典音樂為主題的戲劇很感興趣,所以看見《蜜蜂與遠雷》的簡介,是天才鋼琴少年的故事,也非常想看,覺得有點《琴之森》的感覺。加上這個書名和書封都很對我的胃口,所以一直是我書單中的前幾名。

這本書是以「芳江國際鋼琴大賽」為主題,從三場預賽到決賽,講述風間塵、榮傳亞夜、馬薩爾、高島明石四個主角的故事,我覺得這個順序剛好與角色的份量相同。風間塵是個鋼琴天才,年僅16歲的他甚至沒有自己的鋼琴,演奏卻讓人驚艷,甚至棒到令人厭惡的地步(好想聽),我覺得他就是「音樂」的化身,最後書中寫到他背向海奔跑,感覺就像一串音樂,又像是大自然,是很謎樣的角色。

榮傳亞夜稍微人性化一點,順序好像到高島明石是最人性化的XD 他也有和風間塵一樣的「音樂魔性」,算是被風間塵啟發,解開自己心裡的桎梏。她和馬薩爾的曖昧是這本書中少許的情愛(另一對是評審,也超淡的),惺惺相惜的感覺很好。

馬薩爾是個很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,對音樂也很有想法,滿驚訝他是第一名,不知道評審是怎麼評判的,但也許和三枝子說的一樣,風間塵的演奏突顯了馬薩爾的正統古典。感覺馬薩爾超帥的啊,是既迷人又天才的角色~

高島明石算是最平凡的人,但我也很喜歡他,迫於現實,他沒有走上專業音樂家的路,而是在樂器行當上班族,卻同樣對音樂有著熱愛,這次比賽雖然止步在第二次預賽,卻獲得評審特別獎,也發現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。覺得從文字上來看,高島明石也演奏得很棒,真的好想聽聽看啊!

看完整本書,我想不只要讚揚音樂,以及人一生的夢想與目標,大自然也是很大的重點之一,風間塵想把音樂「帶出去」,不想讓古典樂關在演奏廳裡,它應該回歸它出生之處,與大自然融合。風間塵的爸爸是養蜂專家,我前幾天剛好看到一篇在講養蜂的文章,養蜂其實非常難,非常看老天臉色,我覺得有點人要順服大自然、尋找大自然規律的感覺。不知道這是不是作者設定風間塵是養蜂之子的原因?而高島明石家裡是養蠶的,也有點異曲同工之妙。

而因為是以古典樂為主題的書,內容提到大量古典樂曲,我雖然國小唸過音樂班,但僅碰過手風琴、木琴等兒童樂隊的簡單樂器,鋼琴也只學了兩年,才剛接觸古典樂曲就戛然而止(記得土耳其進行曲都還沒練好就沒學了QQ) 所以接觸的古典樂非常少,這次猶如發現新大陸,看書的過程中不停找樂曲來搭配,音樂搭配文字敘述覺得非常享受!

其實這本書對我來說劇情並不強烈也不精彩,大多描述主角的心理狀態,後半段看得有點疲乏,因為有點流於單調的抒發,像「這音樂好美妙啊!」、「能彈琴是多享受的一件事啊!」這類文句不停出現,其實真的太多了

不過這本書有一種「醍醐味」,很多書都是這樣,看的當下並不覺得特別精彩、驚豔,但溫潤的文字卻令人想一直看下去,閱讀過程非常舒服。而上面提到邊看書邊找音樂來聽,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樂趣,好像站在演奏廳旁的感覺。而且以前我根本不太會專心欣賞古典樂,這次認識了李斯特的曲子,覺得非常好聽!像是這首<帕格尼尼>


以及難度很高的<馬采巴>,聽起來卻非常過癮,尤其這位鋼琴家Daniil Trifonov超融入其中的呀!仔細聽不同鋼琴家的版本,真的有差異(以前我聽不太出來XD) 而我很喜歡Trifonov誇張的詮釋方式,因為馬采巴就是那麼痛苦、情緒飽滿的曲子,有興趣可以去查查創作背景,我就不贅述了


接著蕭邦的E小調圓舞曲,在我之前看的《Page Turner》中也曾出現過,比起我那時候分享的Valentina Lisitsa版本,我現在比較喜歡Arthur Rubinstein彈奏的,沒有那清脆、強勢,而是更加抒情


我喜歡的還有風間塵在第三次預賽彈奏的德布西<版畫>(Estampes)組曲,很喜歡這一大段的描述,作者將此描寫得很精采,曲子一首一首接著聽,好像能看見風間塵彈奏蹦出的火花


而提到風間塵第三次預賽,就不得不說Erik Satie的<我渴望你>(Je te veux),他用這首曲子當作骨幹,我記得書中寫,這就像是在浪漫的街道上散步一樣...因為書已經還了,無法很精確地寫出來。是說我真的很喜歡Erik Satie!相較之下他不是古典樂「大師」,但曲子富有新意,對我來說也很優美,最愛的就是<吉諾佩地>(Gymnopedies),記得第一次聽到是小時候學琴用的電子琴中,去年終於找到這首曲子,印出來彈。


而決賽的協奏曲我就比較難靜下來聽,在我耳裡聽起來都差不多,還沒有欣賞協奏曲的能力,也許要多聽一點吧。而有很熱心的讀者在YouTube建立了書中樂曲的清單,只要搜尋蜜蜂、空格、遠雷,就可以找到了~

除了不停查相關古典樂來聽以外,我看這本書時一直把它想像成電影,看完後上網一查,果真要拍成電影了!亞夜由松岡茉優飾演,我喜歡她在《小森食光》和《聽說桐島退社了》的演出,她來演亞夜很ok  高島明石則是松坂桃李,感覺滿帥的





馬薩爾是《一級玩家》裡的「大刀」森崎溫,覺得不對味啊QQ 馬薩爾是個混血高挑大帥哥耶,不是說森崎溫不帥,而是他沒有混血的外表,也不是那種一個眼神迷死女生的人呀~ 


至少要巴西日本混血體操王子這種等級吧XD (是不是要求太高



風間塵則是新人鈴鹿央士,網路照片看起來還可以,期待電影中能有更脫俗的感覺,不過我心中的風間塵真的很清新,會散發出光輝那種XD 被神化的角色應該很難詮釋。然後我心中默默把三枝子設定成天海祐希,不知道有沒有可能啊,哈哈哈



想不到這篇心得打了那麼多,其實看完後一個禮拜,我好像中了古典樂的毒,不停循環聽著,其實古典樂也滿好聽的,想回家練琴了!

P.S. 博客來的內容摘要裡,有四個主角比賽的完整曲目!

1 則留言: